我們在購買壽險時,常常會在“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的選擇上舉棋不定,想終身享有保障,無奈保費有些高,選擇10年的定期壽險,過保了還要重新考慮續(xù)保。其實,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qū)別不僅僅是在保費和保障期限上的不同,它們還有其他區(qū)別:
一、什么是定期壽險、終身壽險?
1、定期壽險
是指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間內(nèi),如果被保險人死亡或全殘,則保險公司按照約定的保險金額給付保險金;若保險期限屆滿被保險人健在,則保險合同自然終止,保險公司不再承擔保險責任,并且不退回保險費。
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間短則1年,長則10年、20年,或者采取截止到某一年齡的方式,如到65歲或70歲。
2、終身壽險
是提供終身保障的保險,就是在任何年齡如果身故或全殘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的保險。
一般到生命表的終端年齡100歲為止。如果被保險人生存到100歲,保險人則向其本人給付保險金。
二、保險責任和保費支出不同
從上述定義,可了解到時限是區(qū)別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的基本要素,我們還可以在保險責任和保費支出上區(qū)別二者:
1、消費型險種VS儲蓄型險種
定期壽險屬于消費型險種,特征是,保險公司僅承擔合同規(guī)定期限內(nèi)的保險責任,責任期滿則合同自然終止,保費概不退還;
而屬于儲蓄型險種的終身壽險,一般以100歲為分界,百歲之前承擔死亡保險責任,而被保險人滿百歲之后,保險公司也需要按保險合同規(guī)定給付相應的生存保險金。或者還包括約定到一定年紀比如60歲后,每年返還被保險人定額的生存年金。也就是不論生存或者死亡,被保險人都有保險金可拿。
2、“300元”VS“3000元”
保險公司是否需要歸還保費,決定了保險公司在承保兩大險種上,成本存在巨大差異,保費的定價相應有所不同。以相同的保險標的為參考,同樣是30歲男性、繳費期限20年、保額10萬元——
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如果是20年,那么每年繳納的保費大約300元左右;
而對于終身壽險被保險人來說,保障可達終身,他20年中每年所要繳納的保費在3000元左右,甚至更高。
三、適用人群不同
保費實際上也是一種投資,終身壽險屬于儲蓄型保險品種,而且隨著時間積累復利后的本金日益可觀,即從終身壽險中獲益,同時提出了資金和時間兩方面的要求。從這一點出發(fā)保險君對于定期壽險及終身壽險的適宜人群進行了簡單的劃分,以供參考。
1、定期壽險:定期壽險是純粹意義上的保險,具有“低保費、高保障”的優(yōu)點,性價比較高,適宜人群包括:
1)家庭頂梁柱,家庭收入主要來源;
2)事業(yè)剛剛起步的年輕人,收入暫時有限,資金主要用于發(fā)展事業(yè);
3)單親家庭且子女未成年者,一旦遭遇意外,子女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4)善于投資理財?shù)娜耸浚骖櫛U虾屯顿Y需求;
5)債臺高筑者,債償能力人遭遇意外,則債務負擔惡化物質(zhì)和精神情況;
6)私人企業(yè)的合伙人,意外發(fā)生保險金可暫時緩解企業(yè)資產(chǎn)、個人資產(chǎn)空窗。
有人會覺得,如果購買保50萬,每年交一、兩千保費,交20年,保到60歲的定期壽險,臨了沒有返還會很吃虧。對于此,保險君的觀點是:上帝沒把你收走,你的第一反應不是該感謝天感謝地感謝陽光照射著大地嗎?(咳咳,暴露年齡了)第二就應該感謝保險公司,花了小幾萬,起碼這30、40多年你打拼的日子是后顧無憂的,60歲卸下家庭重擔后就可以和老伴享受悠閑的晚年生活。
2、終身壽險:近似“長期儲蓄”的終身壽險,保費最終都返還至消費者手里,保費較高:
因此,這類保險產(chǎn)品比較適合有一定年紀的家庭富裕型人士,他們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也希望能在身故后給家人帶來一筆收入。
或者,具有穩(wěn)定型投資需求的人士,對于他們來說,終身壽險兼顧投資和保障,不失為好的選擇。
實際上,若條件允許,即使購買了儲蓄分紅型的終身壽險,也可以在其基礎上加買定期壽險,以低廉的價格獲得理想的保障。
小編有話說:
現(xiàn)在主流保險公司的代理人還是重推帶生存年金返還的終身壽險,就是揪著“返還”這個點將投保人吃的死死的。這是一個誤區(qū)。如果家庭理財中劃給保險的花費有限,還是建議優(yōu)先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定期壽險。
總之,大家在投保時,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濟狀況和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讓自己的每一筆保費都發(fā)揮最大的保障價值。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新聞類資源信息為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而來,如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請盡快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quán)內(nèi)容,謝謝合作!
{item.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