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指南:買保險保障是首要 抵御通脹是次要
來源:數據維護中...
發(fā)布時間:2011-05-09 09:28
瀏覽:3943 次
關注中民+
[編者按]
在通脹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最近市場上的很多保險產品紛紛打起“抗通脹”牌。在多次加息后,萬能險結算利率已不敵5年期定期存款,因此,分紅險成為“保險家族”中抗通脹的主角。專家認為,頻頻加息確實給分紅險帶來一定的利好因素,不同的分紅險產品也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抵御通脹,但買保險仍應以保障功能為主。
&nbs...
在通脹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最近市場上的很多保險產品紛紛打起“抗通脹”牌。在多次加息后,萬能險結算利率已不敵5年期定期存款,因此,分紅險成為“保險家族”中抗通脹的主角。專家認為,頻頻加息確實給分紅險帶來一定的利好因素,不同的分紅險產品也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抵御通脹,但買保險仍應以保障功能為主。
專家提醒,保障是根本,抵御通脹是次要因素
一季度的CPI高達5%,讓擔心通脹的老百姓平添了幾分焦慮。在通脹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最近市場上一些新的分紅險產品紛紛打起“抗通脹”牌。不過,從理財的角度看,保險是家庭理財的基礎,購買保險很有必要,但投資者首先要考慮是保障,而不是通過保險來抗通脹。國家注冊理財規(guī)劃師、保險專家朱慶提醒說,保險在抗通脹中所具有的第一個優(yōu)勢就是保“本”,其次是長期穩(wěn)定,投資者在購買分紅險時要避免為了分紅而購買的誤區(qū)。
分紅險成主打產品
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人壽、平安人壽等11家壽險公司今年已推出近20款“分紅險”主打產品,主要包括中國人壽的福祿雙喜兩全保險(分紅型)、新華人壽的好利年年兩全保險(分紅型)、泰康人壽的財富人生等。其中新華人壽干脆用“好利年年”與“吉祥如意”兩款分紅險強勢開年。泰康人壽曾以萬能險為主打,但今年也轉推分紅險“財富人生”。中國平安甚至計劃停售明星產品智盈人生萬能險,發(fā)力分紅險市場,今年一季度分紅險的增幅明顯高于萬能險增幅。
據記者了解,今年一季度,分紅險在壽險公司產品中的占比已經超過了70%。分紅險大行其道的關鍵在于其有良好的歷史“成績單”,它一直是壽險業(yè)抵御通貨膨脹和利率變動的主力險種。從分紅險的年度收益看,目前國內保險業(yè)整體的分紅收益水平基本保持在4%至5%,個別優(yōu)秀的保險公司更高,甚至達到7%以上。這意味著不論牛市還是熊市,投保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相同或相對較高的回報率,跑贏CPI基本上不成問題。
另外一個方面,分紅險之所以能成為抗通脹主角,是由于分紅來源于保險公司的整體經營利潤,它不僅與加息之間是水漲船高的關系,甚至降息也可能因為股市上漲使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增加而提高分紅,分紅險使投保人可以分享保險公司這一金融大鱷的巨額利潤,中國經濟的持續(xù)向好對分紅險產品而言是最大的利好。
抗通脹成主打概念
據了解,在所有保險產品中,具備抗通脹能力的險種主要是萬能險和分紅險。但在多次加息后,萬能險結算利率已不敵5年期定期存款,因此,分紅險成為“保險家族”中抗通脹的主角。
為了拼搶分紅險市場份額,各家保險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太平人壽推出的一款分紅型兩全保險“金悅人生”,推出了一個“國內首款創(chuàng)新型長期抗通脹保險理財產品”的概念:該產品自投保后到65周歲前,客戶每兩年即可領取一次生存金,領取金額從保額的5%開始,每領取5次,領取比例即提升5個百分點,即10%、15%直至20%。到客戶65周歲后,無論之前領取比例是多少,生存金的領取頻率“加速”為一年一領,且領取比例“跳升”為保額的30%,一直領到88周歲。太平人壽公司人士指出,通過太平特有的保額分紅這種類似“利滾利”的“復利分紅”模式不斷提高保額,保險金的領取在基數和比例雙重提高的前提下,實現了“滾雪球式”的增值,維持在一個高返現水平,降低了現金的實際貶值率,是抵御通脹的不錯手段。
買保險保障是首位
保險永遠是用來保障的,在購買保險時,不能單純?yōu)榱俗非蠓旨t回報,更重要的,還是要選擇自己需要的保障。事實上,并非任何人都適合購買分紅險。特別是那些短期性、一次性繳費很高的分紅險,只適合具有相當多余資金又不急需用錢的人購買。
“很多人在考慮抗通脹時,首先想到的是投資什么收益更高,但卻忽略了實現這一過程的可能性。任何一個投資都是需要過程的,假使在這期間發(fā)生疾病或是意外需要大額支出,那這個投資過程就會因為本金抽離而中斷,未來的收益就會成為泡影。因此保險在抗通脹這一長期斗爭中,所具有的第一個優(yōu)勢就是保"本",保住人這個根本所在。在理財中風險的成本控制應該永遠處在第一位,用1萬元的成本來轉移100萬元的風險支出才是科學的抗通脹。”朱慶分析說。
此外,抗通脹是一個長期概念,而不是說要跑贏每個月的CPI。而保險產品的優(yōu)勢就在于長期穩(wěn)定。分紅型養(yǎng)老險的好處就是收益與當時的利率以及保險公司的投資業(yè)績掛鉤,由保險公司專業(yè)人士來尋找投資項目和渠道,特別是可以參與一些具有低風險高收益特點的國計民生項目,因此能回避通脹對養(yǎng)老金貶值的威脅,使養(yǎng)老金相對保值甚至增值。“從這個意義上講,買保險也是抗通脹的一種好手段”。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新聞類資源信息為互聯(lián)網收集而來,如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盡快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刪除侵權內容,謝謝合作!
【下一篇】保險網購需謹慎 大專以下學歷甭想賣保險了
【上一篇】教您玩轉網絡保險:網上買保險 如何更安心
{item.des}